兵不由将比喻下级不服从上级的指挥。常胜将军每战必胜的指挥官。出处:《后汉书·藏宫传》:“常胜之家,难于虑敌。”
东驰西击指指挥不统一,几路军队各自行动。出处:清·魏源《圣武记》卷九:“各专责成,互相援应,毋东驰西击,各不相顾。”
发号施令号:号令;施:发布。发布命令。现在也用来形容指挥别人。出处:《尚书·冏命》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藏。”
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发号施令,天下莫不从风。”
发综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后面操纵指挥。出处: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发踪指使操纵指挥。同“发纵指使”。出处:邹韬奋《萍踪忆语》四:“美国在一九一七年的参加世界大战,也是出于华尔街的发踪指使。”
发踪指示踪:踪迹。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。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发纵指使操纵指挥。亦作“发踪指使”。出处:瞿秋白《赤都心史》四一:“几十年前,发纵指使略夺东亚满洲的参谋本部——彼得之城,不意今日又成远东革命声浪留音之机。”
发纵指示发:发现;纵:放纵,也通“踪”。发现野兽的踪迹,指示猎狗跟踪追捕。比喻暗中操纵指挥。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萧相国世家》:“夫猎,追杀兽兔者狗也,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。”
躬擐甲胄指亲自穿上铠甲和头盔。言长官坐镇军中亲自指挥。出处:《左传·成公十三年》:“文公(晋文公)躬擐甲胄,跋履山川,逾越险阻,征东之诸侯。”
拱揖指挥指从容安舒,指挥若定。
同“拱挹指麾”。
拱揖指麾指从容安舒,指挥若定。
同“拱挹指麾”。
拱挹指麾指从容安舒,指挥若定。麾之即去命令他走就离开。形容服从指挥,听候调遣。出处:宋·辛弃疾《沁园春·将止酒戒酒杯勿使近》词:“杯再拜,道:‘麾之即去,招之须来。’”
金鼓连天金鼓:古时作战,用金钲和战鼓指挥士兵,击鼓表示前进,鸣金表示后退;连天:响彻云霄。形容军威盛大或战斗激烈。出处:明·陈汝元《金莲记·焚券》:“金鼓连天,喊声震地,不是赤眉啸聚,定为碧眼横行,待我出门一看,便知端的。”
进退失图前进或后退都有错误。谓指挥失策。
拘神遣将拘:拘使。指力量无穷。神通广大,能指挥天兵天将。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四回:“芳官竟是个狐狸精变的,就是会拘神遣将的符咒也没有这么快。”
决胜千里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。形容将帅雄才大略,指挥若定。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运筹帷帐中,决胜千里外,子房功也。”锣鼓喧天喧:声音大。锣鼓震天响。原指作战时敲锣击鼓指挥进退。后多形容喜庆、欢乐的景象。出处: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四折:“早来到北邙前面,猛听的锣鼓喧天,那军不到三千,拥出个将一员,雄纠纠威风武艺显。”谋谟帷幄犹言运筹帷幄。指拟定作战策略。引申为筹划、指挥。如臂使指像胳膊支配手指那样。比喻指挥如意,没有牵制。出处: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使臂使指象使用自己的手臂和手指一样。比喻指挥自如。出处:《管子·轻重乙》:“若此,则如胸中使臂,臂之使指也。”《汉书·贾谊传》:“令海内之势,如身之使臂,臂之使指,莫不制从。”使羊将狼将:统率,指挥。派羊去指挥狼。比喻不足以统率指挥。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驾驭强横而有野心的人,这要坏事。出处: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“太子所与俱诸将,皆尝与上定天下枭将也,今使太子将之,此无异使羊将狼也。”尾大不掉掉:摇动。尾巴太大,掉转不灵。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,无法指挥调度。现比喻机构庞大,指挥不灵。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一年》:“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,君所知也。”尾大难掉犹言尾大不掉。旧时比喻部下的势力很大,无法指挥调度。现比喻机构庞大,指挥不灵。行兵布阵指挥军队,布置阵势。出处:明·无名氏《杨家将演义》第四回:“有一将,名继业,人号为令公,此人天文地理,六韬三略,无不精通,行兵列阵,玄妙莫测,乃智勇兼全之士。”行师动众谓指挥大军作战。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明帝纪》“癸丑,葬高平陵”裴松之注引晋·王沈《魏书》:“即位之后,褒礼大臣,料简功能,真伪不得相贸,务绝浮华谮毁之端,行师动众,论决大事,谋臣将相,咸服帝之大略。”
形容指挥员:用兵如神 ,神机妙算, 料事如神,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,有勇有谋,智勇双全 ,声东击西 ,围魏救赵,欲擒故纵 ,先发制人,兵贵神速,运筹帷幄,足智多谋,雷厉风行,高瞻远瞩,决胜千里,远见卓识,指挥若定,一呼百应,镇定自若,果断坚毅,从容不迫,统筹大局,精明干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