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攸曾向袁绍建议分兵绕道袭取许都,被袁绍拒绝。后来许攸又截获了曹军的催粮文书,许攸得知曹军军粮将尽,便向袁绍建议暂缓决战,待曹操军粮耗尽便大可全胜,但又被好大喜功的袁绍给否决了。许攸不甘心错失良机,继续劝谏惹得袁绍大怒,并拿出指控许攸家属贪墨的文书警告许攸。
许攸觉得家属在后方被缉拿,在袁绍面前又不受信任和待见,而且袁绍的幕僚之间向来不和,许攸失宠以后在袁绍阵营的日子必然不好过了。加之袁绍不纳忠言屡屡错失战机,许攸判断袁绍必败,需要尽早脱身。而许攸获取了曹操军粮将尽的重要信息,还知晓袁绍的军粮辎重都屯于乌巢的重要情报,急于抽身又待价而沽的许攸第一时间就选择了投奔曹操。
一是许攸获取了曹操军粮将尽的信息,捏住了曹操的软肋,必然能引起曹操的重视。
二是掌握袁绍大量内部的绝密信息肯定能卖个好价钱。
三是此时投奔曹操无异于雪中送炭,必然能得到曹操重用。
四是若帮助曹操取胜击败袁绍,依然能保住其家族地位。
简而言之许攸投奔曹操就是为了趋利避害。
许攸,本来和曹操、袁绍都是好朋友,后来投奔袁绍给他当谋士,在官渡对峙的局面下,许攸向袁绍建议,曹操的兵力都集中在官渡,如果去偷袭曹操的老巢许昌,必定能够得手。
然后许昌和这边呼应,两面夹攻曹操。但是袁绍不听他的,一定要先拿下曹操。许攸是个骄傲自负的人,觉得袁绍不待见自己,很是屈辱。
再加上当自己的亲属因贪污被抓,许攸觉得袁绍对自己一家人有歧视,许攸便从袁绍处逃走了,逃奔到曹操那里(《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第一 》)。
许攸,字子远。东汉末年人,是袁绍的谋士,年轻的时候与袁绍和曹操感情很好,但是投靠袁绍之后,多次为袁绍出谋划策都不被采纳和重用,于是心里非常不满,最后投靠了曹操,立下了战功。
许攸一生的主要成就是官渡之战中献计,奇袭乌巢帮助曹操打败袁军。但是许攸为人非常傲慢,恃宠而骄,而且口无遮拦,后期令曹操非常生气,最终被杀害。